傳統文化進校園之古彩戲法走進天津大學 |
|
日期: 2018-06-04 16:33 |
稿源: 天津市雜協 |
|
2018年6月2日上午,由天津市雜技家協會、天津市雜技團共同主辦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天津大學,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舉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著名戲法表演藝術家肖桂森先生為同學們展示了北派古彩戲法的獨特魅力,介紹了古彩戲法的相關知識。同學們領略著神奇變幻又富于感染力的古彩戲法,興趣盎然。講座伊始,肖桂森先生為大家講述了古彩戲法的流派,近代傳承情況與代表節目。肖先生講述道:“古彩戲法發源于天津,其現世可追溯到秦朝甚至更早的時候。戲法發展是社會的必要,如今古彩戲法分南北兩派。南派講究畫面,服裝時尚,更容易與世界接軌;北派更注重表演,講究‘變’與‘說’相結合,表演者邊說邊變,節目氛圍熱烈,引人入勝!绷攘葞拙,扼要清晰,以風趣幽默的言辭展現了其對古彩戲法的熱愛,吸引著在場的所有同學,大家都真切感受到了新時代下老藝術家的風骨。 
接下來,肖桂森現場表演與視頻展示相結合,形象地為大家依次介紹了古彩戲法的四大類“劍、丹、豆、環”,其對紙帶戲法的現場揭秘,更是令同學們感受到了古彩戲法與眾不同的魅力。講座現場依次播放了《仙人摘豆》《鴛鴦棒》《紙條變魚》等經典戲法,肖先生的講解配合著視頻中嘉賓的點評,極大地調動了大家對于古彩戲法的興趣與熱情。 肖桂森表示,播放表演視頻,展示獲獎證書絕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為了普及古典戲法相關知識,讓新一代的年輕人們也了解戲法,熱愛戲法,將這門藝術更好的傳承下去。他廣泛參加各類戲法表演,積極走到人們身邊,讓更多的人看到戲法的魅力所在,看到同學們對戲法的興趣,肖先生表示很欣慰。 結束講解之后,肖桂森耐心地回答了同學們有關戲法探秘、拜師學藝等方面的問題。隨后,多位藝術家登臺表演,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肖桂森攜搭檔朱喜清為大家表演了《蟠桃獻彩》《平升三級》。兩位前輩邊說邊變,互為捧逗,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北派戲法的魅力。節目歷史悠久,寓意吉祥,觀眾席爆發出陣陣掌聲。女魔術藝術家路素卿的牌技魔術《與時俱進》,汪玉英的《手彩魔術》令同學們目不暇接。年輕人們也不甘示弱,天津大學魔術協會劉國釗同學表演的《六連環》,鐵環忽嵌忽離,造型多變;天津城建學院Sphinx魔術協會創始人劉志偉同學的節目《紅白幻想》,紅白折扇與傘齊飛,意趣斐然;天津商業大學魔術協會范啟軒同學的魔術《玫瑰之約》,花開朵朵,浪漫無雙,無不展現了青年學子的風采。最后肖桂森攜牛寶祥登臺,以《金玉滿堂》節目為講座作結,盞盞宮燈,碟碟菜肴,甚至一盆燃燒的滾燙的焰火,在眨眼間就鋪滿了舞臺。同學們隨著肖桂森老師等人的表演,或驚呼,或喟嘆,現場熱鬧不已,盛況非凡。 通過本場講座,同學們領略了古彩戲法的精彩,收獲了快樂與知識;藝術家們更加感受到青年學子對古彩戲法的熱情,對文化傳承責任的擔當。一如既往,不改初心,求途問道,薪火相傳。新時代下古彩戲法將散發出它新的魅力,古典文化也將呈現出新的繁榮盛景。
|